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数据显示,钢铁行业由去年同期盈利255亿元转为净亏损7.7亿元,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3亿多元,同比下滑65.84%。这表明钢铁业全面亏损,利润降幅也远远超过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7.30%的降幅。
据上海证券报4月2日报道,从钢铁行业自身的产业链来看,自2008年11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速下降开始,此次降幅继续增大;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利润增速则在此次由正转负。钢铁产业链下游的钢铁冶炼加工业盈利能力的恶化,已传导至产业链上端的采矿业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虽然3月份的统计数据未出来,但一季度国内钢铁业净亏损基本已成定局。
国内钢市在2月2日达到今年最高点后,连续下跌,钢厂面临新一轮大幅减产。
大小钢厂再度减产
唐山,中国钢铁重镇。
记者在当地钢厂集中的路北区、丰南区看到,虽然来往运输原料和钢材成品的大型货车不时仍有进出,但明显感受不到红火生产的景象。“虽然唐山地区的钢厂不能说目前全部亏损,但亏钱的企业应该是比较多的,花季传媒下载APP安装的日子只不过比去年四季度时略好过一点。”丰南区唐山国丰钢铁公司副总经理付广华告诉记者。
在当地一家民营钢厂工作的毛华(化名)向记者描述,去年四季度唐山地区钢厂减产停产厉害的时候,大部分工人都回家待岗了,没活干。今年头两个月钢材涨价后,不少厂子又把高炉点火开始生产,不少工人又都回去上班了,但是3月份一些厂又开始减产,工人只能放假回家。“国营厂子像唐钢的工人还好一点,但民营厂子的工人就没那样的待遇了,不上班只能不拿钱或者发个几百块基本工资,有的厂子甚至一分钱不发,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。”
据记者了解,受下游钢铁市场打压,铁矿石原料市场也受到巨大影响。唐山当地最大的一家民营铁矿山已经全面停产,当地一吨成品铁矿石的价格只有500-530元。“这个价格矿山肯定接受不了,因为选矿成本高,而且港口有的是低价进口矿,所以干脆停产了。”该矿山工作人员说。
事实上,不仅是唐山的中小型钢企,连河北钢铁集团的副总经理田志平也坦言,集团有一定幅度的减产。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首钢在曹妃甸的京唐一期项目早已可以投产,但因为成本和市场原因迟迟未点火开炉,目前试生产的成品都是从唐山采购的铁水再运到曹妃甸生产的,高炉一直没有开。首钢董事长朱继民此前曾表示,曹妃甸项目本月将投入生产。
同样陷入此种困境的还有鞍钢。鞍钢总经理张晓刚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,“鞍钢现在有两个大高炉没有开,一个在鲅鱼圈项目,一个在鞍山本部。鲅鱼圈新建项目的高炉原定于3月投产,鞍钢将根据市场情况再决定什么时间投产,推迟是肯定的。”
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也表示,武钢目前的减产幅度为15%-20%,虽然低于去年底的水平,但经营形势仍然严峻。
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本周也表示,宝钢股份1号和3号高炉大修已完成,现有停产的高炉只有不锈钢分公司的750m3高炉。
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在调研唐山当地钢厂后告诉记者,1-2月行情上涨时,当地民营企业吨钢利润达400元,日子过得很不错。唐山当地人士表示,现在吨钢利润能有100元就算不错的了。企业前期采购的原燃料成本虽然较低,但比起目前的价格又有不小的差距,加上钢价跌得太快,自然会出现亏损。
库存需求制造价格上涨假象
去年11月中旬,国内热轧卷和螺纹钢的价格降到了较低点,分别为2810元/吨和3430元/吨。随后十几周,国内钢市连续上涨,在2月2日达到最高点,热轧卷和螺纹钢价格为4000元/吨和3630元/吨。据业内人士分析,前期大量贸易商和钢厂的库存经过抛售已基本清仓,在国家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和钢厂大幅减产的情况下,贸易商重新采购形成了一波新的社会库存需求,但绝不是钢材产品的终端需求,所以才形成了这一波钢材价格上涨的局面。
正是基于价格的回暖,钢铁企业的复产潮从中小企业开始逐渐扩大,工信部原材料司负责人贾银松在2月中旬的钢铁行业经营形势座谈会上告诉记者,由于价格上涨,当时唐山地区90%的钢厂恢复了产量,而去年四季度时减产最多的近60%。
据2月下旬调查数据,全国20个大中城市5类钢材库存总量达670万吨,比1月份增加184万吨,增幅37.9%。其中国内市场库存590万吨,增长41.7%;港口库存80万吨,增长15%。主要品种为热轧薄板148万吨,增长38.75%;冷轧薄板119万吨,增长15.9%;中厚板86万吨,增长22.75%;线材99万吨,增长46.76%;螺纹钢218万吨,增长56.77%。
随着贸易商库存的增加,国内钢市在3月又回到前期的低点,热轧卷和螺纹钢的价格3月22日跌至3310元/吨和3110元/吨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因此在3月15日召开的部分常务理事单位生产经营座谈会上忧心忡忡地表示,由于钢铁产能非理性恢复,市场需求不足,前期库存调整出现反复,库存产品大量增加。中间商大量吸纳造成的短期需求繁荣已不复存在。如企业生产不再采取理智措施,继续高增长,必将导致生产企业库存上升,后果会十分严重。
记者在北京钢材贸易最集中的百子湾钢材市场看到,各家贸易商门可罗雀,但奇怪的是,运输钢材的货车进出却非常频繁。其中一家经销商负责人老刘一语道破:“这些货车大部分是钢厂给经销商发的货,实际被采购外运的钢材量并不大。”
老刘告诉记者,按照惯例,经销商一般在春节后开始采购,而在春节后5-6周库存达到全年的最高点。随着钢材销售的旺季到来,库存随之下降,在前一轮经销商清仓再采购入库后,各家手里的货都比较充足了,但出货的速度目前非常慢,下游客户需求虽然比去年四季度略好,但比往年差了很多。
“3月份钢价跌得这么惨,贸易商不赔钱的凤毛麟角,市场变化太快了,能反应过来的人少之又少,花季传媒下载APP安装现在只能少订钢厂的产品,要求钢厂下调出厂价,同时给花季传媒下载APP安装的销售价格进行差价补偿,有的钢厂给一点补差,但根本弥补不了损失,经销商只能自己认赔。”老刘对此满腹怨言。
钢企减产力度不够
据中钢协产量旬报显示,3月中旬全国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为1107万吨,全国估算值则为1393万吨,同期生铁和钢材产量为1355万吨和1552万吨。按日均产量看,中旬粗钢日均产量为139.3万吨,环比上旬增加1.5万吨,增幅为1.1%,钢材日产量环比增加7.3万吨。
2月份全国粗钢产量日产水平达到144.36万吨,已接近前期历史高点。由于钢价下跌,进入3月份后,这一数据在3月上旬为137万吨,略有下降,但至中旬又回升至139万吨。徐向春指出,目前钢厂减产的意愿并不强烈,据测算,只有日产粗钢水平达到125万吨时,才能使得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得到缓解,并使得市场走稳。
一些钢铁企业告诉记者,由于原燃料价格下跌,目前不少钢厂虽然亏损但不如去年四季度严重,很多钢厂认为可以承受得起。“如果停掉高炉减产,这一停一开的固定费用和资产折旧算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,有时候比正常生产更不划算,所以大家不到万得已不会大幅减产,毕竟每家企业还得核算一下哪种方法更有利。”
唐山国丰和一轧钢铁集团的销售人士也告诉记者,一般企业在能够承受的情况下还是会满负荷生产,因为和客户尤其是长期重点客户的合作是最重要的,这些客户不能流失,尤其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。如果钢厂经营困难而减产,这部分客户肯定就流失到其他企业去了,以后等市场好的时候想要再争取回来非常困难。
业内人士也表示,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在保增长促发展上下工夫,对钢厂这种用工量大、经济贡献大的行业企业肯定会重点照顾,有时候也会施加点压力,不允许钢厂减产减员减薪,客观上也成为钢厂减产不力的一个因素。 |